2025-07-03 10:20:46
近日,KFM冶炼厂铜车间电积槽智能温感巡检系统正式运行。该系统通过红外测温摄像头实时监测槽面极板温度,实现定时、定点高温报警,为阴极铜高产、稳产再添“科技利器”。
传统人工巡检效能之困
“过去,KFM采用人工手持测温枪巡检,耗时长且存在监测人员不同、测量点位差异等问题,易导致温度记录结果不一,造成统计失真。为此,检测人员时常通过槽面观察阴极板氧气释放气泡作为辅助判断。”车间副主任何威说。
何威补充介绍,传统人工巡检还存在槽面死角盲区、问题槽优先处理排序、温度曲线数据孤岛等“痛点”。
以“智变”驱动精益生产
对此,智能巡检系统以“红外感知+云计算”为核心破局,构建三层“防护网”:全域监测,通过在厂房顶部部署广角摄像头,30秒内完成全车间槽面扫描;精准定位,通过0.5℃测温精度+极板坐标映射,自动标记异常极板位置;智能预警,通过三级温度阈值动态告警,1分钟内推送信息至操作界面。
举例看,当某电积槽A32极板温度突破 90℃(一级告警),平台将自动弹窗定位,同步向值班人员电脑发送告警坐标。该操作就像给电积槽装上了报警器。
目前,系统在试运行阶段,已初显成效。通过该系统,KFM构建了极板温升历史数据库,这将为“高温极板预警模型”开发奠定基础。
KFM冶炼厂铜车间还确立了三阶段目标——短期:3 个月内实现告警处置率100%,极板异常停机降为零;中期:开发电积槽健康度评价模型,预判设备寿命;长期:接入公司智慧矿山平台,为“黑灯工厂”建设提供数据基座。
从人工持枪到“天眼”守望,这场巡检模式的变革,正是KFM践行“技术驱动精益生产”的生动注脚。当红外光束掠过排列齐整的电积槽,智能冶炼的新篇章悄然开启——这里照亮的不仅是阴极铜的金属光泽,更是现代化矿山的未来之光。
(作者:KFM冶炼厂 王敏东)